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在食品安全領域展開了一系列深入細致的排查整治提升行動,旨在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一行動以“五湖四海 食安北海”為品牌創建目標,嚴格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全面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據悉,北海市已經確立了食品安全排查整治的五大階段和實施步驟,包括集中整治、排查整改、鞏固提升、全面總結以及查遺補漏和固化整治成果。通過這些階段性的工作,北海市正逐步構建起一套科學、系統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在具體實施上,北海市采取了多種措施。一方面,該市制定了“十牢記”“十不準”等標準規范,對學校、機關、醫院食堂等非營利性食堂,以及星級酒店、中小型餐飲、小攤小店等不同類型的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實施差異化分類管理。通過劃定重點排查范圍,制定工作指引,建立風險清單,提升了監督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北海市還創新了市場監管機制,明確了“三定職責 四級監管”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建立了食品安全監管任務清單。同時,該市還完善了“綜治中心+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網格化+信息化”的治理模式,建立了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實現了區域定格、網格定人、人員定責的網格化監管。
為了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北海市還成立了由教育、公安、農業農村、衛生健康、工信和市場監管等部門牽頭的五個食品安全專項協作小組,構建了全鏈條協同監管機制。這些協作小組在各自領域內開展專項治理工作,形成了強大的監管合力。
在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新格局方面,北海市也取得了顯著成效。該市組建了以“桂姐姐”巾幗志愿隊、“八桂食安”女民兵護衛隊、外賣騎手“珠城紅騎先鋒隊”、青年團員先鋒隊等為主體的“八桂食安”食品安全志愿服務團隊。同時,該市還邀請了“兩代表一委員”擔任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參與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監管部門的監督。此外,北海市還指導行業協會開展“安心餐飲店”“放心消費”等創建活動,進一步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食品安全治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