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推進市場監管領域改革創新的道路上,陜西省西安市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行政執法標準化之路。 近年來,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應對市場監管的新形勢、新任務,于 2022 年開啟了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六化”建設探索,其中行政執法標準化建設成為重中之重。這一舉措旨在破解市場監管執法長期以來存在的諸多難題,如理念不統一、類案不同罰、過罰不相當、協同不緊密、服務不到位等。
在具體實踐中,西安市市場監管局按照“三年五步走”的計劃,穩步推進“四個一”執法標準化模式的構建。首先,在標準制定方面,已成功發布行政處罰《程序規范》《文書規范》《人員規范》3 項地方標準,為執法行為的規范化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標準對執法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了細致的規定,有效壓縮了行政處罰裁量權空間,減少了執法工作中的漏洞。同時,《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規范》《“互聯網 + 監管”執法監管運行系統操作規程》2 項標準也即將發布,《案卷評查規范》《案卷管理規范》2 項標準正在緊鑼密鼓地研制中。并且,該局已與江蘇、黑龍江、陜西、新疆、青海、寧夏、寧波等地聯合申報國家行業標準,展現出其在標準化建設方面的積極進取態度。 在程序規范上,制定了執法標準配套規范流程 51 項,明確了從案源處理到案件辦理的各個環節的具體操作流程,確保執法程序的嚴格執行。通過建立“數字 + 執法”應用系統,實現了“案源全流程處理、程序全流程規范、執法全過程記錄”的閉環管理機制,極大地提高了執法的精準性和可追溯性。
在機制協作方面,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積極與司法部門及其他地區的市場監管部門展開合作。與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聯合印發相關規定,成立行刑銜接工作聯絡站,完善了情報會商、案件偵辦、案源共享、結果互認等聯動機制。同時,與咸陽、銅川、渭南等“西安都市圈”內的城市簽訂執法協作框架協議和多個子協議,構建了一體化執法平臺,實現了案件查處的“一盤棋”格局。 在隊伍建設上,常態化開展全員學法活動,創新打造“三學三研”培訓新模式,開設“法制培訓微課堂”,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和學習,不斷提升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打造出一支一專多能的專業化執法隊伍。
行政執法標準化模式推行以來,成效顯著。不僅在行風建設、辦案效能、群眾滿意度方面實現了“三提升”,而且行政復議糾錯率、行政訴訟敗訴率呈現出“兩下降”的良好態勢。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在全省市場監管領域行風測評中排名第一,“標準化執法”更是入選全國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建設十大優秀實踐案例”。今年 9 月,陜西、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推廣行政執法“西安模式”。 未來,西安市市場監管局表示將持續完善提升行政執法標準化模式,進一步抓好執法標準的落地實施,完善標準執行監督考評機制。同時,將更好地優化服務促發展,把服務貫穿執法全過程,完善全流程智慧化監督機制,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市場監管保障。相信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西安的市場監管行政執法標準化模式將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為全國市場監管領域的改革創新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更多內容: